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地图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院校 - 正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考研招生院系介绍

来源:2exam.com 2012-9-6 20:08:06

招生院系介绍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是郑州轻工业学院建校之初成立的院系之一。现设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机构6个;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4个二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及电气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控制工程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4个本科专业。拥有各种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有17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近90人,其中双聘院士1、省级特聘教授1人、教授及副教授34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2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近年来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国家级项目近20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近200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先后完成科研项目近60项,获各种奖励20余项,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科研攻关能力,毕业生有的考上国内著名大学的博士,有的到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担当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重任。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厚德博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兼职教授3人、教授30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5人,博士(后)4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国家模范教师1人,教学名师4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厅级学术带头人9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以上。
学院现有3个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等)和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2个学术型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化学工程、材料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教学科研机构,7个本科专业方向,目前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拥有各种仪器设备1500多台套,大型分析测试设备总值3500余万元。学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先后多次邀请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或学术交流,并同国内多所重点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近5年,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省科技创新人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拥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完成并通过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鉴定6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4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授权专利1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项。本着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原则,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有力的保证了教学、科研的持续、协调发展。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均参与各类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人均发表科研论文3篇,三大检索1篇,深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出国、读博或就业情况良好。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含烟草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本科专业,五个专业方向。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发酵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生物化工6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食品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其中,食品科学、发酵工程为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含烟草)专业为河南省名牌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已形成了烟草化学与香精香料、食品加工技术与理论、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生物技术、烟草加工技术、食品安全与检测、速冻食品加工、生物催化、生物制药等学科方向。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厚德博学的师资队伍。有专职教师79人,其中教授18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博士34人。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以“博士群”和“教授群”为学术核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队伍。近五年来,学校投入近2千万元用于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形成了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专业教学实验平台,学科研究技术平台。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烟草化学和香精香料、食品生物技术平台建设居于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创新人才工程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家863项目2项,省创新人才工程项目和省青年科学基金7项,国家及省烟草局烟草企业重大科研项目6项,取得了包括国家二等奖和省部级二等奖在内的成果20多项,创造了数千万元经济效益。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44篇,其中有65篇被SCI和EI收录。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厚德博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教授2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2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厅级学术带头人4人,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
学院现有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二级省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制冷及低温工程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工业工程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教学科研机构,4个本科专业方向,目前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研究生60余人;拥有各种仪器设备 1200多台套,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学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先后数次邀请两院院士及行业知名学者来院讲学,并同国内多所重点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近5年,我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拥有省市级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完成并通过国家级、省级科研鉴定20多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授权专利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4项。本着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原则,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有力的保证了教学、科研的持续、协调发展。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计算机学科的院校之一。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厚德博学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10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省特聘教授1人,教授6人、副教授30人,博士26人,硕士生导师21人,拥有国家模范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4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学位占95%以上。
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系、网络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等4个专业系,计算机与通信实验中心和计算中心2个实验中心。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和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河南省和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目前在校本科生2700余人,研究生68人。拥有各种仪器设备 1500多台套,设备总值1800余万元,学科基础扎实,科研条件优越。
近5年来承担包括国家863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地方项目50多项,取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它科技成果20多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2项。产学研合作成绩突出,与华为、神州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横向项目76项,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培养的研究生专业素质高、能力强,毕业后的研究生多数考取国内重点大学博士或在高校和大型企业就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及项目管理、物流管理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个本科专业。现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全院教职工近9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4人,博士和在读博士28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在多个专业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全院在校生数3000多人。
近年来我院承担了70余项国家级、省级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近50部。学院拥有中外文期刊与图书万余册,设有先进的会计与贸易多功能实验室、案例研究室、证券期货投资实验室等。常设的“轻院管理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成为我校重要的学术交流窗口。营销科学研究所、中小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以及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是学院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服务一线的平台。学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艺术设计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是在国内较早开办设计专业的教学单位。经过长时期的办学积淀,学科专业建设均达到较高的水平。所拥有的设计学一级学科是河南省优先发展学科,是本学科领域内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同时,学院还拥有工业设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艺术设计、动画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艺术设计学院具有设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硕士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培养环境和培养条件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以14位教授、19位副教授(其中4位博士)为主力担当学位课程的教学,由28位硕士生导师负责对学生研究课题的指导,并有6位来自于企业和设计机构的兼职导师对学生的设计实践项目进行辅助指导。学院下设的20个工作室或研究室,1个校内实训中心(包括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实验室),15个校外实践基地,在保证研究生从事研究与实习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也成为服务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平台。
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有7个培养方向:1、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管理);2、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3、视觉传达设计;4、数字媒体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5、服装设计(服装设计,设计管理);6、设计理论(设计史论,设计文化研究);7、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4个培养方向:1、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方法,工业设计技术,工业设计管理),2、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3、视觉传达设计;4、数字媒体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3个培养方向:1、工业设计方法;2、工业设计技术;3、工业设计管理。
担当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艺术设计学院,至今已成功完成了对6届共199名各类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教学与研究课题指导工作。取得硕士学位的各方向的研究生们,学有所成,能够胜任设计实务、设计研究或设计教学的工作,大都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重用,具有良好的事业发展的前景。发展中的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已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培养应用型高层次设计人才的摇篮。
 

政法学院、思政部
政法学院、思政部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本科专业和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博士15人,硕士生导师11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很多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政法学院、思政部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院、部讲学。近5年,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3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摘录、转载;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16项、厅级奖励60多项。
政法学院、思政部建有现代化的模拟法庭和社会工作实验室,以及3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能力培养搭建了良好平台。资料室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